你怎么还在原地等?等什么啊!干就完了啊!
你怎么还在原地等?等什么啊!干就完了啊!
上一篇文章疫情期间,你什么水果?推送完,有位头马俱乐部的小伙伴跑来微信上问:
小川叔,刚看了您的公众号,想请教您一下,如果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工作,一直在家,越来越没有动力,也没有目标和方向,那该怎么办?
我觉得我越来越像香蕉,可能别人看起来还不错,而实际里面已经软而且开始要烂了……
有多少小伙伴也这样觉得呢?
没动力,走不下去啊~~
觉得有的,在评论区打上【没力】两个字。
好了,醒醒吧!
你可能不是没有目标,你是没放下理想的那个自我。
我问那个小伙伴,你辞职之前一定想过你要做什么,对么?
她说:我想做培训师,可是没有成功……
那你做了什么努力呢?
就是上课,学习,演练,但是没有课讲,就没有动力了。
你喜欢培训师的哪种感觉?
应该是在舞台上分享内容时的自豪感吧?
这种自豪感,在现有的条件里,可以从什么地方找到呢?
啊?好像没有吧,我也不知道要讲什么……
请注意哦!如果外界的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,请把你最想要的感觉,提炼出来,然后尝试把齐发平台_官方唯一网站它在已有的条件下,去做还原看看。
也就是说,你只要把自己最想要的感觉,先创造一些小环境去体验。
你也一样是在启动你的开始。
于是我启发这个小伙伴:
你不是加入了头马俱乐部么?这个对你来说,是不是就是一个新的舞台?
在这里利用好这个舞台,是不是也一样可以获得自豪感?
可是这有什么用?就算得了best也没用呀?
或许有很多小伙伴会和她一样觉得,自己创造的小环境没用,得到最佳又能怎么样呢?
可其实舞台这个东西没有大小之分,也没有免费和收费的区分。
不是说,小舞台,你觉得没意思,免费的,你随便做做看。
然后,等到有一天别人邀请你了,你再好好准备。
如果你喜欢登台的自豪感,那么,就做到最大限度的释放,这样才会带来一个正循环。
我认为培训师,齐发体育_最新官网是两部分组成的:
一个内容的精进和学习,包括版权课程的学习,上专业的课程,获得专业的认证,会成为你的一个身份标签,但这些只是纸老虎。
就和大学学完,你有了毕业证,但不代表你有了能力证。
所以第二个部分就是实践里的磨练,这个部分可以和内容并行。
内容的来源就两个,一个是,你花钱报班,读老师的专业班,获得认证和讲课资格,一个是你自己开发课程,自己去研究。
但,不论哪两个……你都需要有一个小舞台去试炼。我称之为【磨课】
那头马演讲俱乐部里的演讲,工作坊、开放日,都是最好的机会。
15-20分钟,可以完成一次培训的闭环。
从破冰到引入,到主题,到答疑。
你把这些环节都操作的得心应手,你才能有机会从免费到付费。
不然,哪个企业会请一个只是拿了证书,但上台讲话磕磕巴巴……不会调动气氛,还随时可能翻车的培训师,去企业里培训,还要给她付费呢?
那现在你再看。在【专业学习】【自我课程开发】以及【实战磨练】三个方向,你又做了什么推进呢?
小伙伴看到这儿,忽然说,奥,您这么一说,我思路一下子清晰了。
培训师,不是上课,毕业,就顺理成章拿到机会,进企业,能讲课……
在我看来,上课,毕业,只是第一步,之后你可能要经历一百次的舞台分享,你才有可能【值钱】
不然……别人为什么要为你付费?
如果有企业现在来找你,说你来给我们做一场培训吧?
你能讲什么?你报价一个小时多少钱?
你对位你的报价么?
现在形势不好,即便形势好的时候,客户也都会希望,花五千块钱请你,然后你能给他们八千块的东西,对吧?
你表现得物超所值,才有可能从一个小时的分享,变成一天的培训课的合作,对么?
时刻思考自己的价值,和【价值表现】是不是对位,再思考,自己还可以给到什么惊喜。然后不懂的就去读书,做输入,去听课,带着问题听别人怎么做输出的,然后尝试输出,从脚下的舞台开始。
给自己定一个小目标,站够100次输出的舞台之后,再问问自己,值不值得那个报价!敢不敢报价。
你站在台上赚的每一分钱,都是你在台下踏平了多少舞台换来的。
所以,不是疫情的问题,也不是你目标没有了,是你,在等……
总想着,准备好了,或者等着机会给你。
可其实,机会就在你面前。
我如果是你,会先看看自己的预算和投入,如果够,就去报一个版权课,如果不够,那就从自我研发课程做起。
网上有很多课,你可以从最便宜的入手,分析自己最擅长的方向,或者感兴趣的。购买完内化,再输出,形成工作坊,再变成微课,再变成场景课。
然后利用所有在头马俱乐部,其他俱乐部的机会去释放和践行,去争取,去打磨,然后去看反馈,去升级。
给你看看我在头马里开的工作坊。
一个工作坊的主题,我一般会讲三家以上的俱乐部,每一次都尝试做迭代,
此外,我还会把自己对应的职场领域和头马去做场景结合,把演讲的路径,甚至是官员的角色去和职场场景去对位,锻炼自己的相关性和串联感。
所以你看,我们总说个人品牌,啥是品牌?
就是你做任何事,都尝试把自己最擅长的部分去代入,形成属于你这个角度的观点。
把这个角色标签印在你【身上】,刻在你心里,放进你的意识里,把老师教你的培训师的技巧,用在聊天场景里。
拆解,学习,内化,输出,形成方法。
一个标签写着育儿师的人、和一个标签写着厨师的人,他们看问题是用人的视角去看,就很容易是在比文字水平的高低。
但如果是从自己专业的角度去看,就容易五花八门,各有千秋。
既然你要带个人特色,那凡事你看到的,其实都可以变成最小的场景练习。
所以,不要等。
你又在等什么呢?没有准备好这件事。
不要等到舞台来找你,不会有那天的。
你要尝试把你站的地方变成舞台,就从这个脚下开始练。
不要纠结是先练内功,还是先练招式。
这个的前提是都要先动起来。
疫情来了,做一些自己想做,却没做的事。
一件就够了。
然后想着怎么玩,怎么嫁接资源。
怎么总结标签,从标签出发。
你在等什么呢?等着有人给下任务,发方向么?
去做,和去思考,这俩不冲突。
去输入,再输出,也不冲突。
很多事情,想的时候是一回事,去做的时候往往是另一回事。
所以,不去做,你永远不知道最后是怎么一回事。
你只有去做了,才会知道自己的短板,然后你才有可能对位学习,去找相关的资料,去找原理和模型,然后才能学以致用。
所以,应用场景是自己创造的,是缘于需求的。
唯一代价是你要接受,在做的过程里带来的挫败感!
原来你没有你想的那么强。
但只要你转身发现,你会发现,你的获得,以及你身边的资源,远比你想象的要多!
所以,不要把失败当做定性,那不过是成功前的试错。
试完错的,剩下的就是对的了。
最后,说一个小号召。
短视频未来会成为下一个风口,公众号的阅读量大家也都有目共睹的在下滑。
微信的视频号,现在很多人都大量开通了,包括小川叔。
但,怎么玩?其实没多少人知道。
秋叶大叔自己试验了好几个月,先趟了一条路出来,把经验汇总了一下,之前在各大微信群里热传的高达300页关于视频号怎么做的PPT,就是大叔的团队免费分享的。
这次大叔带着视频号的训练营来了!
昨天晚上已经报名破一万人了。
熟悉小川叔的人都知道,比起什么【变现不变现】这件事,其实我更看重的是内容制作,以及玩法怎么做。
因为齐发彩票_最新官网我真的没搞懂,一分钟怎么传播内容。
所以我很早就报名了。
也在自己的朋友圈里发过,今天大叔的小助理提醒我,这个是特价的最后一天。
明天就恢复原价了,所以我就想,可能有必要和小伙伴做个推荐。
大家可以看看之后自己要涉足的领域,理性考虑。
以上~